感受不一的文化 七零后的出国Style
中美网美国留学 www.usaer.net 2013-02-28 来源: FT 编辑: joe
“结婚几年了,孩子多大了?”这是签证官问我的唯一问题,而且用的是中文。没等我做好拉家常的准备,她便递给我了那张领签证的小纸片,愉快地说,“欢迎到美国”。那一刻我第一反应是要冲进大厦,先将词汇“红宝书”撕个粉碎,再找老俞约架。这个玩笑开大了,去美国原来不用考托考G,不用从绝望中寻找希望,甚至不用说英语。
身为70后一分子,我为自己过去泡在课堂,还从线下泡到线上的青春时代泪奔。悲剧的是,我甚至没有见过老俞这尊真神,虽然我曾每晚听着他带着老农口音的英语入睡。我最难忘的记忆,就是我们男男女女一大帮子人,个个累的面无人色,挤在一个破礼堂里,集体听的录音带。听到老师讲段子,上百人对着一台录音机隔空傻笑,现在回过神来,那不就是英语传销嘛。就是这样的土法炼钢,一批批有为青年还是借着老俞的方舟,渡到了太平洋彼岸。如今,连70后的孩儿都上少儿英语了,这才是真正的东方不败,旗下门生何止三千?搞不好三代都是教友。
出国,或者确切地说,去到西方花花世界,曾经是包括70后在内,我们几代中国人的魔障。我至今记得我刚上中学时,一个同学的姐夫去美国留学。他愤愤不平地说,他姐夫在美国居然天天吃鸡。其实鸡肉在美国最廉价。但就那时国人的眼光来看,已经太过腐败。东西反差至今还是如此之大,以至于友人第一次到美国后沉默了半晌后,才脱口而出:“资本主义就是坏,让社会主义没脸做人。”
每个时代的人都有每个时代的出国Style。出国一度不是一段经历,而是一种待遇。70后出生的时候,正值中美关系开始逐步改善,一位70后朋友的父亲根正苗红,成为首批前往美国接受技术培训的幸运儿。刚到美国时,大家集体失眠,不是倒时差,而是当时国内食品还要凭票供应,到美国后,发现不仅有很多东西吃,还可以放开了吃,众人大喜,每天吃得太撑,以致睡不着觉。
不过,彼时能出国的人大都背景深厚,上世纪70年代,包括洪晃女士在内,还有一批公派小留学生赴美,都是真正的金枝玉叶,与老百姓基本没有关系。
待到70后长大成人,扎堆念大学的时候,已经是89年那场大风波以后。理想主义澎湃的年代嘎然而止,出国与下海几乎是时代大拐弯的应急反应。在大学生中,当然还是出国的吸引力更大。除了家里有海外关系的人,考托福留学几乎是老百姓孩子出国的唯一途径。大学里几乎人手一个短波收音机,虽然那时收听敌台还是一桩罪,但是插上耳机,拉开天线,在嘶拉嘶拉中听着纯正美语的快感,还是无比诱人。
70后终于还是承担了80年代终结的后果。那时北大、复旦的学生正式入校前都要军训一年。我有幸赶上了这段“再教育”,那些早年披着军大衣,抽空就背托福单词的同学们,深深印在了我的脑海中。苦学英语派上了用场,军训结束的消息便是有人从美国之音听到的。这些立志趁早的同学,后来纷纷离了家国,在大洋彼岸开枝散叶。而当时类似我这样没心没肺,受80年代“余毒”影响太深,还趴在大学食堂的长条桌上偷偷写小说的人,则对未来无知无觉。出国对我而言,更像是一出励志剧,彼时正赶上《北京人在纽约》热播,我至今还能热泪盈眶地背诵剧中的那句话:“如果你爱他,就把他送到纽约,因为那里是天堂;如果你恨他,就把他送到纽约,因为那里是地狱。”如今,70后有不少人都战斗在纽约,祝福他们永远在天堂漫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