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海外新生入学八个小贴士
中美网美国留学 www.usaer.net 2014-09-10 编辑: usaedit1
贴士五:了解语言文化是前提 避免沟通障碍惹麻烦
据了解,一些中国留学生入学后难以应付学术英语,在生活和找工作的过程中,由于文化背景不同,仍难以避免口音、习惯、禁忌等方面的障碍,因此造成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2013年12月15日,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数学系陈姓交换生因废寝忘食地学习,直到凌晨3点还在图书馆里。随后,管理员让其离开,晚些再回图书馆学习。正当他再次回到图书馆时,碰见校警。校警说陈擅自闯入,要求陈出示学生证,但陈拒绝,继而发生袭警案件。
分析,此案的发生不仅因为该生不理解中美文化、制度的差异,没有意识到在美国反抗警察的法律后果,学生本身的语言障碍也是重要原因。
此外,就读于法国曼恩大学的王丹同学认为与外国的同学相处要注意文化背景的差异:“外国的朋友们都很友好。他们通常比较直接,与他们相处不需要过分谦虚、客套。但也有一些习惯上的差异,比如法国学生习惯在周四晚上聚会到很晚。”她补充说道,“因此,在交往过程中我们也需要尊重他们的个人隐私,尊重文化差异”。
因此,在除了完成规定的语言测试之外,出国前可以参加国外学校短期课程或参加纯英语的培训。在文化理解准备上,学生可以通过美剧、国外新闻、国外文化介绍书籍等逐步掌握中外文化的差异,为文化沟通做好基础准备。
贴士六:留学不是死读书 突破“幽灵”生活要融入
近日,网上流行的一个词汇叫“中国幽灵”,特指那些来自中国或东亚的留学生,总呆在自己的房间,从不社交(除了他们自己的聚会),甚至不向舍友们介绍自己。一份报告也显示,有四分之一就读于常春藤大学的中国留学生提前辍学。而有许多从常春藤大学毕业后返回中国,他们中有1/3被认为社交能力不足。
中国留学生在海外喜欢“抱团”。据调查显示,来自同一国家的留学生比例越大,融合程度就越低。这种现象在高密度中国留学生群体中尤为明显。
提醒:中国学生想更好地融入留学国家的社交圈子,一方面可以与本土学生共同学习,这样不仅能更加了解英国学生的学习方式和习惯,对于英语交谈能力和自我表达能力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多参与本土文化的活动,在校园里参与一些本土学生较为喜欢的社团,与他们一起参与体育运动,参与学生聚会和派对。
贴士七:勤工俭学有规矩 各国规定不相同
虽然有很多中国留学生家庭比较富裕,不需要打工,但很多普通家庭的留学生,面对国外高昂的生活和学习费用,便不得不依靠半工半读的方式支付各项支出,勤工俭学的同时还能积累工作经验。
不同国家打工的情形略有不同,留学生在打工前须首要做的,就是要对自己所在留学目的国一些相关打工法律事项有所了解。
留学日本要注意,打工千万不能超时。一周不能超过28个小时,平均一天4个小时,一个月112小时。如果超了这个时间,第二年的签证可能就拿不到了。
在美国,只要拿自费留学生签证,就可以每周工作20个小时,在假期时则可达40小时。学校内有许多职位供留学生选择,但是如果你想到校外打工,则必须向美国移民部提交申请。由于有种种便利,不少留学生都在校园打工。
英国则制定了针对留学生的较完善的打工政策。16岁以上18岁以下每周打工时间不得超过10小时,18岁以上不超过20小时,寒暑假无限制。留学生在英国打工期间还可享受除药费外的医疗全额保险。
贴士八:留学生活安全隐患多 防范意识不可缺
今年8月20日,美国南加大超过3000名学生开始入住校内学生宿舍。这也是继暑假期间中国留学生纪欣然遇害案之后,新生首次入住。尽管南加大校方已加强校园安保措施,但是部分新生及家长提起纪欣然案时,仍然心有余悸。留学生们如何增强自我保护意识自然成了今年新生入学的一项重要议题。
留学生仔细甄别和选择守法规范的学校。就全世界范围来看,加拿大、澳大利亚的社会较为稳定;英国外来人口比例偏低,治安环境也较好;但美国对枪支管制较松。总体而言,大学校园内比校园外、小城市比大型城市、经济欠发达地区比经济发达地区、人员成分单纯的地区比人员成分复杂的地区,相对安全。
对此提醒各位留学生,首先,出国前应尽量对留学国度的风俗习惯、法律法规、宗教信仰有全面的认知;其次,选择住宿地点时,应该充分了解当地社会和学校周边的环境,不要贪图便宜;
再次,为了以防万一,留学生需要谨记中国驻外使领馆的地址和电话号码,和当地亲友的联系方式,一旦遇到紧急情况可以求救;最后,要学会勇于使用法律保护自己的合法权利;如果面对自然灾害,一定要灵活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