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因素发酵 台湾学生不爱留美
中美网美国留学 www.usaer.net 2013-11-19 编辑: lily
政治经济教育因素发酵 台湾学生不爱“留美”
“来来来,来台大;去去去,去美国”,这曾是上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台湾年轻人的奋斗目标。今年美国国际教育协会的评估报告出炉,台湾留美学生人数连续6年下降,今年赴美学生共2.1万多人,比上一年又减少了5.9%,位居美国国际学生第六位,第一位是中国大陆学生。
“去美国”的热潮已成过往,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是什么?对台湾的未来又会产生哪些影响?
去的少,回的也少
留学美国给美国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来自全球各地的国际学生形成240亿美元的留学产业。根据这份报告,美国今年国际学生总数超过81.96万人,比前1年增加7%,国际学生已经连续7年增长,来自中国大陆的学生高达23.5万人,比前1年大幅增加21%,稳居在美留学生人数第一。位居第二名与第三名的是印度和韩国的留学生。
虽然台湾留美学生持续减少,但一项调查显示,毕业后决定留在美国工作的台湾留学生却在增加。2011年台湾在美留学生有3377人申请了毕业后实习,2012年的毕业实习人数增加到3400多人。一名留在美国工作的台湾学生表示,原本是希望在美国累积一些经验再回台湾,但是台湾的加班文化以及薪资水准让她却步,在权衡整体生活质量后,最终决定留在美国。
影响未来台湾竞争力
留美少、回台少的现象连马英九都开始关注,他公开表示美国有许多值得学习的地方,鼓励台湾孩子多到美国深造。马英九本人就曾是留美学生,台湾的政治人物也几乎清一色都有美国留学背景。
台湾知名企业家郭台铭曾经抱怨美国学成的“部长”们不懂台湾,制定的政策混乱,造成台湾经济不景。这番话引起轩然大波,支持者认为早年的留美学生多来自富裕家庭,本来就不知百姓疾苦,再加上洋博士的光环,高高在上难免脱离实际。反对者举例说明台湾由制造业向电子产业顺利转型,全凭留美回台者一手打造,六七十年代的留美学生成为目前台湾各界的中坚力量,是台湾软实力的一部分。
眼下留美学生减少,有台湾学者指出会对台湾在全球化时代的竞争力产生负面影响,首先便是英语水平的下降,因为不去留美,也用不着在英语上下苦功,台湾学生的托福成绩在亚洲地区已是倒数,远远落后排名第四的大陆。
此外,知识经济时代强调创意和团队精神,而创意需要不同文化的刺激和激荡,出国留学是最好的感受文化碰撞的机会。“早期的留学生为封闭的台湾社会推开了一扇看世界的窗子。如果在全球化的时代台湾的年轻人反而不去看世界,不了解其他地区年轻人的想法,对未来台湾社会不是一个好消息。”一位大学老师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多元选择是主因
也有人对留美学生下降持平常心态度,有人分析留美学生下降不代表台湾年轻人封闭自己,因为现在已进入多元时代,不像早期留学就只能去美国,现在其他英语国家也在争夺台湾的生源,比如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一名工作10年后选择去英国深造的台湾年轻人表示,比起美国平均得花两年才能拿到硕士,英国只须花一年,光凭这一点,就足以吸引许多台湾学生。
除了学制短外,英国从1999年开始为留学生提供了一些开放政策,比如过去不准打工,现在持6个月以上签证的全职学生一周可打工20小时;此外,台湾学生喜欢按学校排行榜择校,而英国不少学校都在排行榜前列。
不少台湾学生选择不留学,这是因为台湾早已不是“来来来,来台大”的年代,台湾的大学数量近10年几乎增加了一倍,绝非只有台大可选。而且更多的学校希望留住好学生,有的学生在校就加入老师的研究团队,和老师一起做研究、进实验室,与老师和学校建立起感情,愿意留下来深造。
经济也是留学与否的重要因素。过去美国各大学提供不少奖学金给台湾学生,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美国的奖学金有了更多的竞争者,再加上近些年台湾经济不景气,在没有奖学金的情况下,一个普通家庭在负担孩子留学上往往却步。
此外,台湾的政治社会变迁也令“去去去,去美国”的价值观有所改变,尤其近些年台湾强调“本土”、“爱台湾”,社会思潮也趋向多元,美国已非年轻人唯一的选项。赴美国留学的消长已经成为台湾社会变迁的一个观察坐标。
美国大学新闻美国教育新闻美国留学资讯美国招生动态美国学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