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留学生真的能融入美国吗?
中美网美国留学 www.usaer.net 2016-01-12 编辑: usaedit1
10月和11月份,有不少美国寄宿中学的招生办主任和校长陆陆续续来访中国。位于波士顿市郊的伯克夏中学(Berkshire School)招生主任跟我谈了甚多,随着话题的延伸,也就谈到了亚洲学生在学校里的融入。在同一周,我接触了一位小留学生,关于相同的话题深入地交流了一番。
这位学生,我们暂且就称他为Wen 吧。Wen来自北京,是一位2013年秋去美国读10年级的学生。从言词中,我能感受到Wen的性格较成熟,但不能说外向,更确切地说是有自己的一些想法。他非常诚恳地向我请教他自己面临的一大困惑,如何有效地融入美国同学圈子。更具体点,他说他与美国同学之间的话题不投,而且美国同学一般都是4、5个人成群,自己的语言能力尚待提高,因此争取到机会说出自己的声音不容易,让人家注意到并接受自己更不知道从何做起。
这种困境可能是绝大数中国或者国际学生初到美国所碰到的困难。关于如何融入的话题,可以说几乎所有的家长都关心,我做为过来人还会经常去回味自己的经历,自己小留学生时代的酸甜苦辣,终生难忘。对于这条必经之路,中国学生,不管是高中还是本科,一般会遇到三种情况(高中因为规模比大学小,学生年龄也小一些,因此现象更明显):
1)完全被孤立:在中国人圈子里和在美国人圈子里都找不到好朋友,自己对交友没有信心。甚至在心理上会变的孤僻,这是令人担心的,但相对少。
2)被中国圈子孤立:如果一个中国学生刻意避开中国学生圈子,去找美国朋友,很有可能会被中国孩子排除在外。但是如果这个孩子在美国圈子里找朋友不成功,那么他就成了第一种情况。其实这种现象在韩国学生圈子里更为明显。
3)扎堆在中国圈子里:现在很多学校里中国人不少,很容易形成一个中国小圈子。不少中国学生实际上就生活在这个圈子里,令自己的美国生活和学习效果大打折扣,而家长并不知道。
那有没有可能做到自由行走于中国圈和美国圈呢?有,但是难度系数很高。那具体的困难有哪些呢?哪些是显而易见的,又有哪些是深层,隐性的呢?面对这些困难,又如何准备并克服呢?
首当其冲的,也是最容易理解并能预见到的困难是语言。语言方面的挑战至少有两个层面:语言能力本身以及交流的内容。学生首先要具备流利的英文表达能力,再者便是找到同他人对话的共同兴趣点。两者必须共有,但是后者的难度更大。
第二个是个体的性格。虽然说没有两个人的个性是一样的,但是中国人作为一个群体来讲, 出于文化,社会,国情,以及现代教育模式的影响,是有不少共性的,特别是在自我表达和展现方面能力,往往跟年龄的增长成反比,比如在主动性方面就多少存在障碍。
第三,中国大陆的学生往往会带有历史包袱:跟他人交流的时候,尤其是谈到关于一些历史遗留的敏感话题,在还没有跟对方(包括跟老师)展开深入的交流之前,就已经有了自己的“标准”答案。我自己曾经甚至因为听到不同的意见而愤怒过,不过也证明了自己曾经年轻过。话说回来,既然你远道而来美求学,最起码要给自己 一次机会,听听不同的声音,其中难免有些观点是你不喜欢的,也有些是从未接触过的。学会去听不同的观点,难道不是留学的一部分吗?
第四是文化上的区别。虽然我们每个人都承认中美文化相差甚大,但是真正看清楚文化的差异是如何影响留学生的融入,并非容易。就如同文章开头的Wen 同学所讲:跟美国学生交流,话不投机,甚至觉得美国学生的有些话题过于幼稚。这确实是由于生活的轨迹和关注点不同而导致聊天的兴趣点不在一起。其中最明显的一点就是美国百姓对体育的热衷和中国人民对学习和分数的疯狂,两家人只能说两家话。
但是有更深一层的文化区别,并不容易觉察到,那就是中美对“朋友”或“友情”的定义存在差异。中国是个极其讲人情的社会,因此“朋友”这个概念往往比美国要复杂,微妙许多。这种差异类往往导致中国学生感觉找不到很要好的美国朋友,读了四年的美国高中,还是觉得中国朋友亲。
也许中国朋友真的就更亲一些,但是我希望用一个比喻来客观地分析这个现象:比较一下中美两国的中国菜。凡是第一次吃美国的中国菜的中国人,都会认为它不正宗,甚至不好吃。其原因就是因为我们已经吃习惯了中国的中国菜,依赖的是中国的标准。
同样的道理,中国学生在美国交朋友,如果始终没有找到中国式的那种友情,你总是觉得没有交到好朋友或者友情“不正宗”。但是有人会说,中国菜的标准当然是以 中国的为准。确实,这点我赞同。但是交友又有别于中国菜:在中国依赖中国的标准,但是到了美国,就需要了解并接受当地的标准。
最后一点困难是取决于中国留学生所接触到的美国同学和老师。很多美国人对中国不了解甚至误解,但是这些都不是问题所在。最核心的问题是这些美国人是否有意愿去了解中国。如果美国学生和老师也能向前迈出一步,主动去了解中国,那么中国学生的融入也就会事半功倍了。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讲,选一个合适的美国学校是何等重要。
如何才能真正融入?
除了在校生面临融入的问题,不少硕士或者博士毕业后,要在美国工作并定居生活的人群也面临类似问题。哈佛大学国际学生办公室Joseph Chen 在一次教育论坛上的分享,对这群人总结了三点:1)语言文化 2)工作签证 3)工作经验。当我们要跨入社会的时候,融入就关系到生存,因此就变的既实际又奢侈。Chen 先生谈到的三点,还仅仅是定居的基本条件,是否能融入乃至被接受,仍然是一个大大的问号。
话题回到15-20岁的在校留学生,面临上篇谈到的种种困难,那又可以采取哪些有效的解决办法呢?
首先,预期要实际。愿望是美好的,但是现实是有距离的。我建议家长和学生先要明白成为中美之间自由穿梭的两栖人是一个非常高端的目标。能做到,最好;做不到,很正常。人人都做到了,很不正常。为什么如此武断?因为在留学的中国人群里,还有不少人是属于跟风的。想像一下如果一个学生去美国读书本身都是跟着别 人走的,那么去了美国之后方向感和主动性又从何说起?
第二,择友要有选择性,无需追求所有的美国学生都接受你,你也无需为了被他人接受而把自己变成另外一个人。你若稍微仔细观察一下周围,很容易就会发现美国学生之间也存在着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现象,比如美式橄榄球的总会在一起。既然如此,在美国的学校里,就应该先有自己的择友条件,避免到处撒网。
我建议在进入到一个新的环境的时候,首先学会观察哪些同学以及老师符合你的择友条件,然后有方向性地去了解,接触。退万步来讲,你我去美国求学,到底还是非美国人,完全没必要强求被美国人接受。他们不接受或者不来主动了解你,是他们的损失。不过这种想法绝对不能成为你不主动去接触他人的借口。
第三,择友如此,那么择校也得小心考虑。上面谈到美国同学和老师是否对中国感兴趣,对中国学生的融入有直接影响。因此小留学生在选择学校的时候,就应该去注 意这一点。判断一个学校是否对中国感兴趣,通过几个简单的问题就能有所掌握。比如说,当你在访问校园,见招生官的时候,咨询一下学校每年有多少人在上中文课?跟法语,西班牙语等其他外语课的人数相比如何?甚至了解一下学校课程设置里是否有亚洲历史或者中国文学等。
第四,谈到个性,我们都觉得美国人开放,中国人腼腆,内敛。我个人认为中国人的特点并非就是缺点,反而很多时候是个优点。我不鼓励每个人都追求性格外向,引用描述水浒梁山好汉的一句话倒很合适:该出手的就出手。也就是说,该轮到你上场了,比如说录取面试的时候,那么你就得好好表现,展现出自己最闪亮的一面。
这点家长在培养孩子的时候,需要提供适当的机会,让孩子能够展现自己的个性和声音。一个有效的办法就是让孩子能够跟不同的人群交往,比如不同的经济背景的, 不同国籍的或者就是不同性别的。另外一种有效的培养个性的方式就是通过体育。参加体育培训,竞技都能够让孩子变的更阳光,更有魅力。
第五,语言文化。语言的使用和文化的了解是分不开的,前者是骨架,后者是血肉。那么上面提到的北京Wen同学的困惑,如何有效解决?虽然没有灵丹妙药,但是还是有一些办法的。倘若你已经在美国,觉得交美国朋友困难的话,我建议你先找来自其他国家的国际学生。往往都是国际学生,更容易成为好朋友。
倘若你是预备留美生,离留学还有一段时间,那么恭喜你,可以做的事情有很多。一个非常有效的办法就是参加读书俱乐部。读书俱乐部并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但是有两个特点:第一是有常年读书习惯,第二是参加小群体讨论。一个人除了自己爱 读书之外,必须学会讨论和分享。我们都知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真理。前者如果没有后者的补充,对一个人的教育是有限的。但是“行万里路”对现在的中 国学生来讲是个奢侈,不是因为没有经济实力,而是没有时间。那么群体讨论,个体之间可以相互交换经验,从而达到每个人都可以从他人的经历那里获取营养,也 算是另外一种形式的“行万里路”。
如果自己的社区没有读书俱乐部,最简单的方法就是一家人形成一个小群体。每个月一家人读同一本书,找个周末,坐在公园里的某棵树下,共同讨论书中的人物和情节,这是不是一个非常巧妙的方法。就算家长读不了英文原著的,翻译版本的也不错,关键在于注重讨论文化元素。
融入一个新文化或者是成为双文化人,话题广而深,足以成为社会学博士的毕业论文,这里只能是点到为止。在中美两边生活过的人,尤其是移民,非常清楚这可是一辈子的追求。
美国大学新闻美国教育新闻美国留学资讯美国招生动态美国学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