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为什么留不住“天才少年”
中美网美国留学 www.usaer.net 2013-03-10 编辑: cjy
爱好折飞机的小高是名高中生,前不久,他向美国罗切斯特大学递交申请,在申请资料里写到了自己折叠和研究纸飞机的爱好,并能折出100多种纸飞机。学校很认真的研究了他的资料后,大赞他改良的B-2纸飞机,并且把录取信也折成了纸飞机给他。同时,他也获得了近30万元人民币的奖学金。 (扬子晚报3月7日)
一个爱好研究和折叠纸飞机的少年,被美国高校录取,显然,校方看中的是这个少年在折叠纸飞机方面的“天赋”,而在这位少年未来的留学生涯中,想必他在玩飞机方面的创造力来也会得到大大的发掘。然而,倘若这位少年一直留在国内,他的想象力与天赋是否能有生存与发展的空间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因为在中国,至少在当下并没有这类天才少年发展的舞台,他们往往都会被扼杀在应试教育中。
伟大的科学大家钱学森曾在临终的时候追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大家都知道,罪魁祸首便是近些年来被国人痛批的教育体制,在这僵固统一的教育体制下,天才少年们的个性和创造性根本没有生存的土壤。通常情况下,这些在某方面拥有天赋的少年都不会受到特别关注,甚至还会被家长或老师们批为“不务正业”、“异类”等。比如那位折纸飞机的少年,他的爱好和研究在国内学校里看上去是多么的“奇葩”呀,无非就是折纸游戏嘛。事实上,许多孩子天资聪慧,虽然学习不好,考试成绩不行,但在某些方面的却有过人之才。但在国内,不管是老师、家长还是社会,对于这些孩子的创造性和天赋,都不会有哪怕一点点“另眼相看”。
首先,当下国内的老师接受的也是传统体制教育,在创新教育、素质教育方面本身就有所欠缺,而在应试教育下,衡量一个教师职业水准的标准无不与学生成绩牢牢挂钩,学校的教学质量也以升学率为首要评估指标。这样的背景下,与学习成绩无关的东西,老师们当然不会过问。其次,深受传统教育理念影响的家长们也固守传统的思想,一心想着孩子能好好学习,上名牌高中,名牌大学,这样才有发展前途,而对孩子自身的发展需要、内心的真实想法却直接无视。再者,当下社会是一个功利主导的社会,社会人才的评价标准是“文凭才是王道”,在某领域有能力,有特长的人很难遇到伯乐,难以获得社会认可。此外,在这个“拼爹”时代,有想象力和创造力远远不如有一个“霸气的爹”。这样的社会环境,又何以留得住天才少年呢?
近些年来,改革教育体制的呼声越来越强烈,教育家们也在对新的教育思想、理念和方式进行积极探索。虽然障碍重重,但至少改变已经在发生,新的曙光已在缓缓降临,希望在不久的将来,家庭、学校和社会能给孩子们创造出一个自由、健康的学习成长环境,能够留得住那些天才少年。
美国大学新闻美国教育新闻美国留学资讯美国招生动态美国学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