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金庸、王石和闾丘露薇都选择用留学重启人生
中美网美国留学 www.usaer.net 2015-10-20 来源: 北美留学生日报 作者: 安琪
那一日,我在咖啡馆碰到了从前只会出现在镜头前的战地玫瑰:闾丘露薇,她侧头刷着手机,桌上摆着刚买的咖啡,一如每一个行色匆匆的学生。简单聊过几句,她说她最近难以想象的忙,一切都还在适应之中,要付出很多努力才能同时担任好母亲、学生、助教等多项职责。
抛开关于她一切的争议,我不禁感慨:人生需要多大的勇气和决心,才能在事业顶峰之时辞职陪孩子出国,重新变为一个如此忙碌的学生。相信一切改变对她来说都不容易,但也相信,无关曾经的功过,这会是她人生全新的一个起点。
在凤凰卫视工作了十八年后,闾丘露薇辞职了,这位03年首位进入巴格达采访、三次进入阿富汗采访的华人女记者,曾被誉为战地玫瑰,也曾因评论“内地女童便溺事件”、“纽约式过马路”、“解放军某部队基地组织外媒记者拍摄”、批评柴静“表演式采访”等事件诽谤满天下。
在这篇“告别另一个自己”中,闾丘露薇并没有过多回顾自己二十年的职业生涯,而是用大篇幅回应了社会舆论对自己的质疑和批评。对于出国的原因,她称“依照我目前的能力,可以做的,都已经做过了,如果未来希望能够更好地回馈社会,必须提升自己的能力,而此时此刻,回到校园充电,同样也是必须要做的事情。”
如今,她是学校里的助教 (Teaching assistant),负责为学生们出题判作业;她是文传学院 (Communication College)的研究生,跟普通同学们一起上课做作业;她与摄影人易速利和传媒系的钟布教授一起开了一档叫做“美利坚周周谈”的电台节目,深度讨论美国时事政治生活。她自己做园丁,用花花草草装扮自己的小家。她也去村里的珍珠奶茶店,看墙上花花绿绿的各种留言贴纸。
生活于她,少了惊心动魄的战场,少了镜头前的敏锐,也远离了很多舆论与批判。留学的决定可能源于陪伴和照顾孩子,但毋庸置疑,她已经将自己完全融入了学生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