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式课堂上找寻最好的自己
中美网美国留学 www.usaer.net 2014-09-10 编辑: usaedit1
“我们就是要帮助参与者在申请过程中回顾自己,给未来的自己做好规划,也让自己的人生变得更加有目标,过得更加精彩。”周蓉说。
据周蓉介绍,该项目的方式类似于讨论会、群言堂、“头脑风暴”,类似于美国大学课堂,大家可以自由发表意见、自由讨论。目前,该项目的指导老师有毕业于哈佛大学、耶鲁大学、牛津大学等名校的海归人才。
新东方科技集团董事长俞敏洪说,这个项目把中国优秀的高中生和留学精英集结在一起,让他们凑成自己的“圈子”,互相帮助,互相携手,最终能够完成自己的梦想,走进世界名校,走进社会。周成刚说,希望这个项目能帮更多的同学掌握申请技巧,分享成功者的经验,同时帮助自己走出国门,走向成功。
多侧面认识自己
小韩的疑惑成为该项目目前聚焦的一个热点问题。小韩是所在学校模拟联合国项目创始人;参加了手语社,并考过了一定的级别;获过一些国际科学奖项。他现在的问题是,不知道该怎样在申请文书中突出自己的特点。
该项目指导老师李老师认为,模拟联合国在很多中学和大学都是比较常见的活动,小韩既然是创始人,说明该校之前没有组织这样的活动。为什么之前没有?为什么他要创办?这背后的故事就很能说明他的创造性。他一边获得了这么多奖项,一边创办“模联”,这从一个重要侧面凸显了他的优势。
指导教师邓曙航建议他同时也要突出自己的科学奖项,因为申请者的学术成就是大学录取时非常看重的方面。
指导老师闫晓哲认为,他的手语社经历也是亮点。学习手语是为了帮助那些处于不利境地的人们,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这一经历体现出的社会责任感,也正是名校非常看重的品质。
面对同一个学生,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印象,说出了不同的侧面,组合起来,就是一个阳光、表现突出的学生。在这样的工作方式里,每个人都收获着成功,分享着快乐。小丁的感受是,在这样的活动中,她接触到了和自己完全不一样的学生,同伴们乐观的态度感染了她、激励了她。
“申请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有耐心,能坚持。不能急功近利,要不断地积累,一段时间以后,就会发现自己收获了很多。”小丁说。
规避“指导过度”
周成刚说,在所有的留学申请当中,美国的留学申请是比较具有挑战性的,而在美国的留学申请当中,本科的申请挑战最大。这也是当初该项目创立的重要原因。
“指导”会不会过度?美国有关机构经过调查后认为,相当一部分中国申请者提交了捏造的推荐信,个人自传由别人代写,并篡改了高中成绩。还有一些申请者列出了从未得到的奖励和成绩。他们普遍认为,中国留学生实际英语水平差,课堂讨论能力差,日常生活、交往能力较差。
针对外方的这种印象,该项目的形式可以使申请者回避这一“留学病痛”。该项目执着于对参与者的启发,努力帮助参与者在对话、辩论等形式中不断地找到自己的优势,但绝不“越俎代庖”,“代办”申请。
闫晓哲说,我们希望告诉参与者,从一开始就要为自己的整个申请过程负责,不要希望在申请过程中收获到“惊喜”,或者说得到高于自己预期或目标的录取。其实,“惊喜”在很大程度上并不是一件好事。有些家长把孩子的留学目标锁定于哈佛、耶鲁,并“孜孜以求”,即使“申请”成功,孩子也会非常累,甚至有可能无法真正毕业。
这就需要回归到“申请”的本初定位。周蓉有这样的经历:一些参加过该项目并成功申请名校的学生,有时会应邀回来参加各种形式的留学咨询会。会后,与会者往往会说:“这些孩子我们比不了,他们太优秀、太‘牛’了。”“我每次都会告诉大家,在一年之前,这个孩子和在座的每一位申请者几乎没有什么区别。但是为什么一年以后他会有这样的变化?
造成这种变化的一个最大原因就在于他的申请。”周蓉说,“其实,美国大学的申请是非常科学的一个阶段,这个阶段就是要让学生自己去体会,自己已经到了人生的转折点,自己已经18岁了,需要对18年的经历有所回顾,有所总结,对现在有所分析,对未来有所定位、有所期望。”
为了适应新的留学形势,该项目今年将进一步改进,一是授课团队更加壮大,每位学生在申请过程中都会配备一位高级选校顾问、申请顾问和文书顾问;二是进一步打破传统的国内授课方式,有利于参与者感受真实的美国课堂,讲授与实践合二为一;三是在保障参与者独立完成留学申请的前提下,致力于展现优秀学生的真实能力,挑战自我,发掘潜能,准确自我定位。
周成刚说,无论是中国近代还是现代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中国留学生在每一次大的社会变革中都发挥了无比重要的作用。我也相信今天这代年轻人就是祖国的未来,他们有希望了,祖国才会有希望。